2025年9月16日上午,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信息传播局与当代世界出版社共同主办的“汇中外智慧・聚青年力量:传统媒体转型与政党媒体国际合作”中外青年对话活动在北京成功举行。来自中国、马来西亚、老挝、塔吉克斯坦、泰国、斯里兰卡等16个国家的政党媒体青年负责人、出版行业代表、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围绕传统媒体转型与跨国合作展开深度交流。
活动在当代世界出版社副社长吕辉主持下开幕。当代世界出版社社长李双伍在欢迎辞中表示,在信息技术革命深刻改变全球传播格局的今天,汇聚青年力量、推动媒体融合与创新合作显得尤为重要,并呼吁各国媒体机构携手共进,搭建开放、平等、互鉴的交流平台。
老挝巴特寮通讯社副社长申通·帕沙瓦作为外方代表致辞。他指出,数字化转型虽带来挑战,但也为传统媒体复兴提供新机遇。他强调,国际媒体合作应基于共同价值,强化内容共享、人才共育与网络共建。
在主旨演讲环节,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指出,“全球南方”国家在经济崛起的同时,亟需增强文化自信、破除西方思想殖民桎梏。他强调,精神独立和文明自觉是南方国家实现真正自主发展的前提,并呼吁南方媒体与智库加强协作,推动本土文化发展与青年自信培育,共同构建更加平等、多元的全球传播新秩序。五洲传播出版社副社长关宏在发言中指出,全球媒体已进入数字化、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新阶段,传播形态、舆论格局和用户行为发生深刻变革。她指出,政党媒体应紧扣“内容故事化、传播全域化、运营社群化”等趋势主动转型,并倡导各国共同建设“内容创新共同体”“数字技术共享生态”和“青年传播人才库”,通过深化合作增强国际传播效能,助力文明交流互鉴。
活动期间,中联部信息传播局二级巡视员李好明宣布启动“周边国家媒体人中国行”系列社交媒体打卡活动,推动各国青年媒体人深入感知中国、促进民心相通。
在圆桌对话环节,多位中外嘉宾就“打破中外媒体合作时空壁垒”这一主题展开研讨。斯里兰卡人民解放阵线媒体部委员维穆克提·亚萨斯提出,媒体合作应秉持“相互尊重、共担责任、以人为本”三大原则,让差异成为对话的源泉而非障碍。泰国人民党社交媒体与传播主管素帕猜·讪真则阐述了“技术—人才—机制”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,呼吁设立跨国媒体合作机制,共同应对虚假信息等全球性挑战。新华社、中国人民大学、《中国新闻周刊》等中方机构代表也从国际传播实践、青年桥梁作用、数字化策略等角度分享见解。会议一致认为,应进一步发挥青年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创新活力,强化政党和国家媒体在引领舆论、服务人民中的核心作用。
此次对话不仅深化了多方对媒体转型与国际合作路径的共识,也为构建更加公平、包容、有效的国际传播新秩序注入青年智慧与活力。
“特别声明:以上作品内容(包括在内的视频、图片或音频)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“大风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videos,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.”